8月18日下午,國家商務部主管的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上海市辦事處正式揭牌!同時,“2018中國-歐洲上海合作論壇” 隆重開幕。澳大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尼日利亞等各國駐上??傤I事館,法國駐華大使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推進辦公室,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上海市政府、市發改委、市工商業聯合會及各區級政府部門等機構單位200多位嘉賓蒞臨現場。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都在哪城市智腦聯合實驗室主任、力龍信息董事長吳余龍出席揭牌儀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被辦事處聘為專家顧問。


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副會長代軍楊同志代表主辦單位致開幕詞,他表示:在中歐合作進入“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新時代,歐洲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一極,在對外經濟貿易、技術合作方面必將成為中國更為重要的伙伴。上海作為全國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中歐協會上海辦事處的成立對促進中歐經貿合作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副會長代軍楊、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汪劍明、羅馬尼亞駐上??傤I事奧雷利安·內亞古、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上海市辦事處執行主任汪赟共同為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上海市辦事處揭牌、為首屆中國-歐洲上海合作論壇揭幕。
戰略簽約儀式上,都在哪城市智腦聯合實驗室與中歐協會上海辦事處結成戰略合作,吳董與汪主任進行簽約。隨后,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副秘書長閆志康同志與汪主任一起為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上海市辦事處專家顧問團成員頒發《特聘證書》,吳董上臺接受禮聘。在“2018中國-歐洲上海合作論壇”,吳董以“數字中國背景下的中歐合作機遇”為題發表演講,指出數字中國兩個關鍵點:人工智能取代傳統勞動和大數據背景下的資源匯聚,簡要介紹實驗室情況和北斗網格碼優勢,并對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的前景與利益進行解析。
(左二:吳董)
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于2000年經國家民政部批準在北京成立,是我國唯一面向歐洲直接從事商務促進活動的非盈利性組織,其主管部門為國家商務部,主要服務對象為中國和歐洲各國的企業、政府部門、工商機構和學術單位。中歐協會致力于幫助中國和歐洲各國企業開拓市場,引進資金、產品、技術和人才,推動企業與政府之間的良性互動,在中國與歐洲各國企業之間構筑起直接交流與合作的橋梁。
北斗時空網格碼技術源自由北京大學牽頭的國家973項目“全球空天信息剖分組織機理與應用方法研究(2009年-2013年)”。提出了地球剖分方法(地球空間剖分成無縫無疊的多層次離散網格)和大數據組織參考框架(為現有各種規格的數據統一組織提供空間參考系,地球上所有區位信息和空間實體信息均可通過編碼關聯到相應的參考網格上,形成空間大數據的降維機制,提升數據關聯計算效率,加快分析與決策)。
北斗網格碼是在GeoSOT地球空間剖分理論的基礎上,發展出的一種離散化、多尺度區域位置標識體系,該體系的核心是用一種全新的方法,將地心至地上6萬公里的地球空間剖分成大小不等、多尺度嵌套、最高精度達1.5厘米的網格群,同時為每一個網格賦予全球唯一的標識編碼。運用北斗網格碼可以在任何區域范圍內,非常方便地將不同類型、不同大小的實體對象,與各種不同的數據之間建立起內在的相互關聯,在局部區域,還可以構架特殊尺度或更高精度的網格群,以適應各類特殊需求。
都在哪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成立于2016年12月,是由北京都在哪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北京大學時空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中國智慧城市勘探研究中心、企業聯合組等聯合發起的開放性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為基于全球剖分網格技術,面向智慧城市領域的城管、社管、食藥、旅游、環保、交通等多個行業,對城市部件進行時空網格編碼標識工作,建立全球唯一標識體系。目前實驗室配有由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領軍的國內智慧城市領域專家80余名,相應研究成果已納入國家十三五重點專項,擁有獨立的覆蓋全國的智慧城市研究交流品牌CBU-Lab和近400個聯合體成員單位,落地示范工程也在多地取得成果,其中2017年12月12日正式開機的武漢漢江灣城市智腦是國內首個城市智腦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