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6日,由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和成都市武侯區行政審批局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政務服務十人談研討會在成都市武侯區召開。研討會以“新一代政務服務建設與發展暨武侯區行政審批經驗交流”為主題,全面梳理新一代政務服務工作思路、建設難點要點以及成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教授顧平安等10名政務服務專家進行了深入探討。武侯區委副書記、區長林麗致歡迎詞。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150多人參加了這次學習研討。
力龍信息董事長吳余龍先生發表精彩分享
力龍信息董事長吳余龍先生在10人圓桌論壇上分享了三個觀點。
觀點一:縱觀政務服務發展的時間軸,政務中心的建設經歷了點、線、面、體直到現在網狀的程度。從最早的聯合辦公,形成點狀服務;到地方性的行政服務中心建立,將各個部門聯絡起來達到線的階段;逐漸變化為 “三集中三到位”的界面服務階段;中辦發22號文以后,政務服務逐漸體系化,特別是現在新一代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力龍信息主推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將達到網狀結構的水平。
觀點二:近5年的政務服務改革可以用 “剪、減、簡”來表達。第一個“剪”是十八大以后,政府各部門一直在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剪去冗雜步驟;第二個“減”是減少要件,減少審批流程;第三個“簡”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讓辦事人感受到政務服務的簡單便捷。
觀點三:從第三代政務服務大廳概念的提出,到現在的5A政務服務大廳,模式的運用至關重要。借助互聯網和信息化手段,結合“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通過簡化、優化、標準化業務服務流程,落實崗位責任,加強全程監督控制,建立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績效考評體系,實現“讓信息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貼身的個性化服務。
中央黨校原副院長、教授等政務服務專家10人圓桌論壇
董事長吳余龍對未來兩種趨勢作出預測,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過程中,辦事柜臺只要不涉及到法律授權的服務事項,基本都可以采用派遣和購買服務的模式運行。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政務機器人將會在新形勢下行政審批改革中發揮巨大的作用。